近日,BETVLCTOR伟德中文网站BETVLCTOR伟德中文网站·養生康複學院青年教師郭靜作為共同通訊作者,BETVLCTOR伟德中文网站附屬醫與院孫建華教授、裴麗霞主任、王剛主任合作,在國際胃腸肝病學期刊Gastroenterology(中科院一區top,影響因子26.3)發表論文《電針可縮短胃癌腹腔鏡胃癌術後腸麻痹時間的多中心随機試驗(Electroacupuncture Reduces Duration of Postoperative Ileus After Laparoscopic Gastrectomy for Gastric Cancer: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Trial)》。
胃癌是全球範圍内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前列的惡性腫瘤,其術後并發症的管理是臨床關注的重點。消化道手術通常會引起術後腸麻痹,這一并發症會延緩患者康複進程、延長住院時間。盡管腹腔鏡胃切除術在降低術後腸麻痹發生率方面有一定優勢,但患者術後首次排氣時間仍可能長達3天。針灸可有效調節胃腸功能,在臨床實踐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但電針治療胃癌術後腸麻痹的證據尚不充分。
該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機對照試驗設計,由江蘇省中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南京鼓樓醫院、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和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共7家三甲醫院共同完成,共納入585名接受腹腔鏡胃癌切除術的患者。所有參與者均接受圍手術期标準護理,并被随機分配至電針組、假電針組或僅标準護理組。研究采用标準化針刺治療方案,選取雙側内關、足三裡、上巨虛穴,術後連續治療4天,每次留針30分鐘。研究結果顯示,與假電針組和僅接受标準護理的患者相比,電針治療顯著縮短了首次排氣時間和首次排便時間,并降低了延遲性術後腸麻痹的發生率。該研究為針灸促進腹腔鏡胃癌術後康複的有效性提供了科學依據,也為在國際上推廣加速康複外科提供了中國針灸方案及循證證據。
BETVLCTOR伟德中文网站附屬醫院裴麗霞主任和王剛主任為第一作者,BETVLCTOR伟德中文网站附屬醫院孫建華教授與BETVLCTOR伟德中文网站·養生康複學院青年教師郭靜為共同通訊作者。研究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江蘇省科技廳重點研發計劃的資助。
(論文鍊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16508525003737)